1、確定好需要制備的量之后,我們需要了解詳細的樣品信息,根據樣品的具體情況做一些樣品的預處理,除去樣品中大部分干擾雜質,對樣品進行初步分離,如“跑板”“過柱子”等,如果樣品本身比較干凈,雜質較少,則可省略;
制備色譜
2、根據目標化合物的性質,選擇合適的固定相和流動相,挑選一支分析柱(如250×4.6mm規格)進行方法摸索,并進行優化。有的小伙伴可能有疑問了,為什么不直接在制備柱上去摸索呢?直接在制備柱上摸索條件,會造成樣品和試劑的多種浪費,時間長了還容易造成制備柱的損壞(制備柱價格不菲,當然,“土豪”隨意,但也不建議這種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行為)。
3、在分析柱上方法摸索好了之后,最好選擇與分析柱相同品牌的填料或最起碼填料參數接近的制備柱,以免摸索好的方法在制備柱上無法重現。制備柱的規格可根據所需制備的量和上表進行選擇,也可在分析柱上做一個過載實驗,然后根據平行放大原理進行推算來選擇。
4、根據分析柱上摸索的方法,根據平行放大原理,在制備柱上最后進行平行放大和調整。